[015 交換日記:媽媽的媽媽]
蔚昀:
最近我認識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人,一定要好好跟你分享。
一位是作家馬尼尼為,她三月時出版《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》這本書,談自己對母職的抗拒與自我懷疑,當然她很愛她的孩子,而且照顧的非常好,親自照料三餐、幫孩子穿衣、陪孩子睡覺,輕聲說話,但她形容自己的母愛是被逼出來、榨出來、擰出來的。
馬尼尼為這種媽媽在台灣是非常少見的,如此直白敘述自己成為母親的不安與無奈,雖然每一個媽媽都會抱怨帶孩子有多難多累,但最後總不忘加上一句「不過我好愛孩子」,或許是安慰自己,或許是安撫他人,總之,當媽媽就是要勇敢堅強,沒事的!
可是我知道,沒有人能整天笑嘻嘻帶孩子,這個月我開始讓兒子戒夜奶,當他半夜三點轉醒時,發出低低的嗚咽聲,我會先遞上水杯,等他喝完了水,再問他:「要拍拍睡?還是抓抓背?」通常他會放聲大哭喊:「ㄋㄟㄋㄟ!」我只能一說再說,「ㄋㄟㄋㄟ也在睡覺了,天亮了才有。」有時他會接受,選擇拍拍或抓背,有時會堅持哭鬧一陣,直到筋疲力竭的睡著。
那些夜裡我一直在想,我媽長年對我總是怒氣沖沖的模樣,其實也不算什麼,因為我小時候也是這樣折磨著她啊!但我也會想,媽媽那時候,是否也像今日的我,對懷中嬰兒展現出無盡的疼愛與柔情?如果是,為什麼現在我不再覺得自己是那樣被媽媽愛著了?
我從小就深刻感受到媽媽陰晴不定與容易暴怒的威力,對我來說,她就像一座不定期爆發的活火山,常常臉一沉,全家氣氛就跌到谷底,大學住宿對我來說是種解脫,帶點距離的相處模式讓我們關係有所改善,但也曾假日回家,一入門就感受到那種熟悉到令人害怕的陰暗氣氛,草草吃了飯,藉口學校有事,我又逃走了。
直到我現在成為媽媽,每次回娘家時,我還是要先試探她今天是否不愉快,等一下會不會刮起龍捲風?她看起來情緒不佳,難道我做了什麼?或是家人又讓她失望了?我從兒子出生前就不斷提醒自己,成為一名情緒穩定的母親,即使生氣,也不要毫無預兆的發怒,我要明確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。雖然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無法重來,但我希望藉由陪伴兒子成長,療癒我內心的傷痕,因為他比誰都信任我,比誰都愛我。
寫到這裡,要跟你介紹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Emily,她最近寫了一本書《陳明珠愛我》,陳明珠不是她的孩子,是她養的四隻貓裡最年幼的貓。Emily和四隻貓擁有四段獨立又相異的人貓關係,她發現長得漂亮又親人的貓,也比較容易被疼愛,而家裡最孤僻的美咪,常被她嫌棄:「鬼鬼祟祟、有被害妄想症,是隻很怪的貓。」
某天她才醒悟,她與美咪的關係,就像是媽媽與她。她花了很多年才明白,儘管大家都說媽媽愛孩子,但孩子個性不同,有的親人,有的害羞,有的生性彆扭,而自己剛好就是和媽媽不對盤的那一個孩子,或許是因為八字、星座、個性,總之就是無法和媽媽親近,但這不能怪她,也不能怪媽媽。所以Emily決定更加疼愛美咪,因為媽媽與她相處的模式已經難以改變了,但她可以改善自己和貓的關係。
我完全能理解Emily有這番體悟時的難受,還有那之後的豁達,因為我也知道自己是三個孩子中,最不討媽媽歡心的那一個。媽媽個性強勢,我也是,常常順口反駁她的話,當她抱怨工作時,也許她渴望的是同仇敵愾,但我建議她直接與主管討論,改善工作環境,當她羨慕親友旅遊或子孫滿堂時,我質疑她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生活的美好與價值,當我意識到換個答案可以討好媽媽時,媽媽已經毫不掩飾的給我白眼與沉默,或是選擇忽視我,當我說話時充耳不聞,原來這些我從小就常面對的懲罰,始終沒有結束過。
我很努力想當個好媽媽,卻不知道怎麼當,因為當我想起與媽媽的回憶時,感到傷痕累累。離家生活的這十年,我結婚生子,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,滿意現在的生活模式,我以為重建好自己了,但只要媽媽一的一句話,我就會被擊倒,悲憤交加的情緒立刻湧上……。
朋友勸我,對媽媽只能感恩,與其想著改變她,不如改變自己。我試著想像媽媽的心情,對我來說辛苦,對她來說何嘗不是?我自覺是非常害怕沒有愛、容易寂寞、質疑的人,從小我就覺得不被寵愛,哥哥是家中寶貝,最早出生的姊姊佔據家族的目光,我常常被說是「意外」,媽媽習慣把「沒有你就好了」當笑話說,也幾次帶著我到菜市場一角,說在那裡撿到我。最讓我難過的是,過年前媽媽為哥哥買新衣時,我也有,卻是邊罵我邊買下來的,每次穿上那件衣服我都記得那難堪的時刻。
養孩子的這兩年,我常常會想起自己的童年,有許多快樂的回憶,和那些其他的。我以為自己能摸清楚媽媽的稜角,盡量不讓彼此碰撞受傷了,我以為長大後一切會好轉,但其實沒有。有時我更擔憂的是,未來某一天,當兒子回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,是否也可能感受不到我對他的愛?
我知道,我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對的,媽媽與我不同不見得就是錯,孩子做出與我期望不同的麻煩事時,也是相同道理,沒有人是絕對正確的,例如孩子就比我明白不要生氣太久、不要記恨的道理。
我還是試著在這條育兒的路上,療癒內心的傷,孩子所有讓我討厭不耐的舉動與缺點,我都試著從他的角度重新理解,有時候成功,有時候失敗,我還是會生氣,但衝突過後,我們互相擁抱道歉,我們練習愛彼此的缺點,學習去接受愛的每一個樣貌。
我不能改變我媽媽了,但我能決定自己成為怎麼的媽媽。
淑婷